新闻中心
《罗刹海市》蝴蝶效应:汪峰两次评刀郎音乐目的却大相径庭 2024/02/08 作者: 安博体育直播在线观看
不管怎么说,刀郎和他的音乐这次彻底火出圈了,《罗刹海市》更是达到了现象级大爆的程度。
7月19,沉寂近十年的刀郎,推出了音乐专辑《山歌寥哉》,这张专辑共收录了11首歌曲,词曲均为刀郎个人创作,主打歌曲便是《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最初火爆的原因是歌词,在马骥出场前面有一大段铺垫歌词,被歌迷解读内涵了某个音乐选秀节目和当代比较出名的音乐人。
因为在刀郎首次出师大捷的时候,这几位名人在某一些场合点评过刀郎的音乐,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很多歌迷将这首音乐视为刀郎强有力的一次反击。
波及最严重的当属歌后那英,她其中一个短视频留言超过了800万次,这几乎创造了个人留言纪录史;其次是杨坤,他的留言目前为120万;再就是40万的汪峰了。
这四位音乐人中,杨坤用“最后一句说对了”回应观众的解读,那英和高晓松始终一言不发。
就在刀郎经纪人对外宣布,刀郎不会就解读事件作出回应之际,没有在风口浪尖上的汪峰则直接公开回应了。
8月2日,汪峰录制了一个近23分钟的视频,用“音乐它不是是非,它不是道德审判”这个主题对刀郎这张专辑做了一次全面地解析。
首先,汪峰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回应《罗刹海市》解读对他的影响,如果自己不说话呢,感觉好像真的有些人设崩塌的意思,在啡哥看来,这是汪峰的一次口碑危机公关。
其次,他没有正面评《罗刹海市》,而是选择《山歌寥哉》中最后一首音乐《未来的底片》,用各种专业性的知识做了点评,那些音乐技巧和乐器非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听不懂。
最后,他给刀郎这张专辑打93分,不超过95分,百分制的线那是相当高了,专业音乐人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几近完美了。
汪峰强调自己并没有看不起刀郎,更没有看不起做音乐的人,像刀郎长期执着于音乐创作本身,这已经让他非常尊重了。
无论20年前,还是今天,他只是在客观评价音乐,没有看不看得起,只有认不认同。
那年7月1日,记者刘思佳在网络上发表了《汪峰胸怀激烈: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这篇文章,摄影记者为董小轩。
与汪峰见面的地点位于北京一所文化艺术学校的乐队排练室里,汪峰为即将举办的演唱会做紧张排练工作,在这期间,接受了记者正常采访。
那时候汪峰还没有和章子怡结婚,作为摇滚乐队“鲍家街43号”的发起人,事业处于上升飞跃阶段,个人作品有《在雨中》《飞得更高》等。
同年,刀郎发行了个人第三张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就在那一年,刀郎红遍大江南北,专辑销量空前绝后,比如日中天的周杰伦都还要高。
主打作品《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和《冲动的惩罚》更是创造了手机彩铃时代超高销量,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
汪峰称以前很喜欢民谣,但不怎么关注歌手,这位走红势头最猛的歌手,引起了他的注意,面对记者采访,他一针见血指出:“刀郎现象是中国流行文化或流行音乐悲哀的表现。”
第一句是这样说的:“刀郎的音乐我听说过。我觉得,从他的音乐、歌词——这两个构成歌曲的主干来讲,刀郎是非常一般的,这不是批评,而是事实。”
那时候的刀郎刚刚走红,而汪峰已经在内地歌坛小有名气,两位都是从事音乐创作的人,在专业方面自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二句:“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民族,无论它的主流音乐是什么,都会有类似刀郎这样一类音乐存在,所以我说刀郎只是一个现象。”
第三句:“刀郎之所以火,是因为大家听惯了太多精致的,如R&B这样的音乐,而刀郎又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方式,从数量来说,这是非常庞大的。”
这是分析刀郎2004年火爆的原因,那时候主流行音乐为摇滚电子乐、西洋乐为主,比较精致,市面上也大都是这样的作品。
这时候,突然来了另类曲风,人们觉得很好奇,这必然会引发广泛关注,因传唱度高深受一批底层人们的喜爱,唱片销售来了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一下就爆了。
第四句:“当然作为刀郎个人来讲,他无疑是成功的,但媒体、很多的众都觉得那是不错的东西,这就不对了。”
那些音乐火爆了,对于刀郎来说,这肯定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原本并不是很多好的东西得到大众的认可,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汪峰认为好听是一回事,质量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长期流行下去,无疑影响了中国流行文化。这就点名了汪峰的主旨思想“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悲哀的表现”。
汪峰的思维方法还是想用精致的东西引领文化潮流,这也是典型的改造精英思想的行为,这一点我们的历史有过惨痛的教训,比如“戊戌变法”等。
2004年第一次评刀郎音乐,他很专业的分析了刀郎火爆的原因,以及不认同他的音乐,内涵其作品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2023年第二次评刀郎的《山歌寥哉》,则显得圆滑很多,不管外界炒得如何凶猛,就是不评《罗刹海市》,而是把《未来的底片》夸出天际。
这一招确实好用,不仅上了热搜收获了大量的流量,还得到大众的认可,口碑直接逆转,汪峰这次危机公关完全解决了解读争议。
我个人倒是觉得汪峰坚持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就没有必要道歉,因为他没有错,但从长远来讲,回应总比不回应那要好太多了。
说实话,当年刀郎突然爆火,除了那英、汪峰、杨坤和高晓松之后,还有很多业内专业技术人员都批评过刀郎的音乐。
2007年,刀郎举办巡回演唱会的时候,内地音乐届搞了一次很著名的座谈会,而且都是中国顶级音乐人参加的那种会议,包括阎肃、谷建芬、徐沛东、李海鹰等50多位音乐界知名人士。
会议的主题是“网络歌曲恶俗之风,推动网络歌曲健康发展”,在这次会议上,刀郎和唱《老鼠爱大米》的杨臣刚、以及《香水有毒》的演唱者胡杨林都被点名批评了。
他们认为,这些网络歌曲恶俗、粗制滥造影响青少年的三观,徐沛东还特别指出杨坤说的“这些网络歌曲泛滥成灾,让内地流行音乐倒退15年”的言论”。
最后,大会都同意,恶俗网络歌曲,签署音乐健康发展倡议书,那英的老师谷建芬第一个签名。
也就是这次座谈会,刀郎中招了,他的作品《冲动的惩罚》因歌词原因,被这些音乐大咖集体定位成了“恶俗音乐”。
为此,北京日报还做了详细报道,称《冲动的惩罚》等歌曲语无伦次,哗众取宠、庸俗无聊,还用了一些十分恶劣的词汇来形容,简直不堪入目。
其实,《冲动的惩罚》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刀郎经历,他在以往的生活中,遇到了心仪的对象,原本认为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但是自己胡乱冲动地追求,换来了女孩的拒绝。
这首歌写的就是他的第一段婚姻,表达了生活中因为冲动而让真爱消逝铸成大错后的无限惋惜与后悔之情。
在专家耳中《冲动的惩罚》却成了“恶俗音乐”,以至于这首歌曲一度惨遭下架。
从这一点能够理解,《罗刹海市》大火的背后,抨击的对象一定不是大家解读的四位导师,而是针对参会的音乐人亮出的“刀”。
过去的事带来的遗憾已经没法弥补,好在刀郎的音乐一直被大众认可,2017年,刀郎北京演唱会,这首歌得到现场5万名歌迷齐声共唱,超级震撼。
其一,和张颂文的《狂飙》带动《孙子兵法》热销一样,刀郎这首歌推动了《聊斋志异》的热销,由于蒲松龄故居正在修缮,相信开放之后,该地区旅游业会持速升温。
其二,一首歌曲13天播放量超过了120亿,这在中国乐坛是绝无仅有的,破掉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国外很多音乐人开始翻唱这首歌曲,中国音乐文化终于能走出了国门。
其三,中国歌迷文化日趋成熟,造就了一大批顶级解读分析师和网络评论家,很多解读指向了国际关系,由此所散发的社会、哲学问题可完全形成一门学科。
我们希望《罗刹海市》的蝴蝶效应持续下去,因为中国需要像刀郎这样的独立音乐人,让我们大家一起为刀郎摇旗呐喊助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