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体育
【动物界全系列】螳螂目—花螳科(上):中华原螳 2024/02/08 作者: 百货店渠道
花螳科(学名:Hymenopodidae),也称膜足螳科,是昆虫纲螳螂目下的一科,其下包括6个亚科。该科物种除澳洲以外,广泛散布于热带。
该科成员大多具有美丽的色彩,长于假装成花朵埋伏猎物。在足部旁边面、胸部背板具有宽广的延展面,复眼膨大或成尖刺状向前杰出;前翅有条纹、螺旋纹或眼纹,雌虫的翅较雄虫短。
海南角螳,在螳螂中比较稀有的品种,幼虫能够假装苔藓,成虫有翅膀能够直接进行短距离飞翔。
中华原螳(学名:Anaxarcha sinensis),归于螳螂目花螳科的一种昆虫。
雄虫体长约33mm,前翅长26mm。头顶显着洼陷,具4条纵纹线绿色,两头的纹线较长。额盾片横行,上缘具尖齿。前胸背板两头侧缘黄色,且具黑色小齿。前翅浅绿色,前缘域色更浅,近于通明,翅脉呈横向摆放较规整;后翅大部分无色通明,翅基呈玫瑰赤色,翅顶略呈淡黄绿色。前足基节前缘具细齿,胫节外列刺14枚,内列刺13枚。
体淡绿色。前胸背板细微,呈绿色,侧缘具黑色细齿。前翅直长,中域不通明;后翅基半淡赤色。中域部分具赤色斑。前足胫节内列刺13枚。头顶显着洼陷,具4条纵纹线,两头的纹线较长,近达单眼基部。复眼卵圆形,显着凸出;单眼较大。额盾片横行,两头具较显着的拱起线,上缘中心具尖齿。肛上板横行,尾须细长,锥状。
中华原螳喜欢站在叶子的正面以捕食小飞虫。到了晚上,它们会躲到叶子的反面。
贵州(习水、赤水、雷公山、大沙河等)、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云眼斑螳(学名:Creobroter nebulosus),归于螳螂目、花螳科。色彩美丽,因翅膀上有标志性的眼斑而得名。和丽眼斑螳相同,归于眼斑螳螂的一种。
雄性体长3厘米,达翅端4.1厘米;前胸背长6毫米,前足基节长7毫米,前翅长31毫米。雌性体长3.5厘米,达翅端4厘米;前胸背板长5毫米,前翅长29毫米。淡绿色,头部两头向前隆突,复眼坐落其上呈圆锥状;触角细长,雌性呈丝状,雄性呈念珠状,黑褐色,基部的节色淡。前胸背板两头圆凸,横沟深;足上具暗斑,中后足腿节端部腹面扩展成小叶突。前翅绿色,中部具1大黄圆斑,围以黑边其中有1黑点;后翅通明,基部淡赤色,臀域具小褐斑散布在白色横脉之间。
云眼斑螳首要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特别喜欢捕食飞虫。在捕食完猎物或歇息时常用口器舔干足,进行自我清洁。一年一代,男女交配后,雌性螳螂会把卵鞘产在树枝或树干上;先从腹部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须次产卵,泡沫状物质会很快凝结,构成细长条状的坚固卵鞘。本种以卵鞘越冬。
刺花螳螂(学名:Pseudocreobotra wahlbergi),花螳科刺花螳属的一个物种。产于非洲东部至南部诸国。
尽管散布区相距上千公里,刺花螳螂的习性与兰花螳螂却也十分相似。它们都归于昼行性的树栖昆虫。特性都很驯良,也是高价品种,成长相同快速。由于繁衍简单,所以市面上数量较多,较为遍及。它们的外型在螳螂中也是别出心裁,由于全身布满棘刺而得名。别的有一种产于印度的印度花螳螂Creoboter Meleagris在外型上与刺花螳螂很近似,十分受欢迎的品种。
刺花螳螂男女性的体型相差不像兰花螳螂那么悬殊,可是雄性也是显着较雌性瘦弱。交配后雌性产下的卵块能够孵出25-40只幼体。初生幼体通体乌黑,直到第四次蜕皮后才会展现出白绿红三色相间的正常体色。它们的生命周期相同也只要不到一年的时刻。
刺花螳螂男女性的体型相差不像兰花螳螂那么悬殊,可是雄性也是显着较雌性瘦弱。交配后雌性产下的卵块能够孵出25-40只幼体。初生幼体通体乌黑,直到第三次蜕皮时才会展现出白绿红三色相间的正常体色。它们的生命周期相同也只要不到一年的时刻。
丽眼斑螳(学名:Creobroter gemmata),花螳科的一个物种。较为常见的螳螂品种,长相共同,十分引人注意,头顶略拱起。
单眼后方具锥状突起或缺。复眼锥状,雌性触角丝状,雄性触角念珠状。额盾片横行,具2条拱起线,两头各具一条纵沟。前胸背板近椭圆形两头具三叶状扩展,沟前区与沟后区略等长;男女两性具翅,前翅绿色或黄色,具有眼状斑纹,雌性后翅具色斑。前足腿节扩展,上缘较直或微曲折,具4枚中刺,4枚外列刺;爪沟近基部;中、后足腿节端部的外侧下缘具叶状突起。体长一般在3~5cm之间。国内学者依据其前翅上的共同的眼状斑纹将其命名为“眼斑螳”。该属的螳螂身体具斑纹,大都品种后翅美丽,加上前翅的眼斑,是许多螳螂爱好者赏识的品种。
它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在捕食完猎物或歇息时常用口器舔干足,进行自我清洁。一年一代,男女交配后,雌性螳螂会把卵鞘产在树枝或树干上;先从腹部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须次产卵,泡沫状物质会很快凝结,构成细长条状的坚固卵鞘。
上一篇:十大最稀有的螳螂